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潜心育才为初心——走近画家史宏亮

  来源:  
记者·武美云



    史宏亮,一九五七年出生,西安市人.陕西省油画院院士,西安市油画艺术委员常委,西安美院聘请教授,多次参加省展览众多作品被日本韩国,法国,新加坡,英国,和国内企业家和友好人事收藏。
多年来从事美术教育,培养了众多大学校长,专家,教授。师从于刘文西,张义潜,井章文,戈跌,王小强等老一辈艺术家。


 
    素描是绘画基本造型的基础,人说形准、神似的原因指向是画者的基本功——素描的扎实。这也是各个美术院校招生必考的专业科目。
 
 
 
    当送出去那么多优秀的美术学生,有的成为各院系的院长、主任,有的成为教授,有的成为全国知名的专业画家,史宏亮至今心有慰藉。
 
 
 
    “画画是一件苦差事,没有足够的坚持和刻苦很难让你有所成就,没有素描的功底你根本就无法在画坛立足。但这苦差事又是极快乐的事,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喜好,那种幸福感是别的职业无法得到的。”史老师自1979年在纺织城开办美术班任教以来,不断笔耕,也亦涵着不断学习。1983年他入西安教育学院继续美术深造,师从井章文、刘文西、张明德等资深教师,使他在美术教学、美术修养上获益匪浅。目前已然退休的史宏亮从事着美术培训的教学工作,他感谢多年来的教学、社会经历,艺无止境,在不缀笔耕之时,仍念念不忘培育人才,持续对美术教学的关注,成为我们交谈的重点。
 
 
 


    “美术,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教的,应该是方法、是基础,是美学的原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学,向什么学,美术,当然要向生活学”。心无繁芜的史宏亮老师鼓励自己的学生多走走、多看看,至今仍念念不忘那些刻苦临摹、写生的时间片段。每年,都会安排自己和画友外出写生笔会,到藏北、去甘南;上宁夏、在青海……他不断向自己的学生传送着信息:扎实的基本功和沿途风土风貌风俗对自己的触动就是留给自己最大的积淀,你的眼界所得所感,就是你画面的表现张力。
 
 
 
    这种观点是和他的经历有关。1984年,还在西安教育学院学习的史洪亮随学校组织的拉卜楞寺采风活动时,把自己的一组写生油画加入自己的理解,用东方思维看待具象的景物写实,较好地表现了自己的想法,同住一个宾馆的当时英国文化参赞考察一行看到后,动作夸张地比划油画笔左右一挥,最后大拇指一伸:“good,very good!”
 
 
 
    史宏亮的作品,不论是何种题材,画故土村貌也好,画藏区风情也好,乃至他的肖像画创作,都是在追求和表现一种“瞬间的感动”。我不知道这种归纳是否合乎逻辑,或者说有些以偏概全,但我以为,这起码是他作品的显著特点之一。瞬间之美通常是超乎想象的,但又是最容易被遗忘的,稍纵即逝,正因为如此,才对画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是写实西画系统不能简单拱手让于摄影的根本所在。
 
 
 
    按理说,画家们出去写生采风,都是希望在生活中寻求到一种感动,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有的人是为预先制定好的主题寻找可供印证的情节,有的人则是根据流行的画风来收集填充物,真正能从生活中获得原始的创作冲动者,却是少而又少,这也是为什么画家们满天飞,而作品却多有雷同的原因之一。再有,作品应是画家内心对周围世界深刻感悟的结晶,而非机械的、条件反射式的产物。特别是新生代画家,早已摒弃了模拟自然的传统观念,强调个人的艺术视角,以新的精神内涵和创造性的形式来表现传统的生活主题。那么,画家自身的敏感度和审美取向的不同,就会造成对生活感知的巨大差异。教学培训之中的史宏亮,很注意与新生代学生们的沟通。
 
 
 
    史老师一贯坚持自家作派,咬定青山不放松,潜心研究,不受东西南北各种思潮影响,似乎有一股要造出陈年好酒的韧劲。他现在专事考前培训,潜心钻研画理画法,深入生活,领悟审美趋向,除带领考前、考研班学生外,创作大量油画作品,用素描转型的功夫,用西方科学的绘画技巧探索创作国画水墨作品,在创作实践中磨炼出丰厚的积淀,功夫日深。
    多年来从蒙学起步,到专业教育;从社会业余画家到专业画家,与他交谈很顺畅,无障碍,很多美术爱好者由于与史老师一次接触,或加强了自信、或发现了缺点、或探见了前路、或找到了方法,总之都能从他积累的丰富的、系统的、全面的美学技巧中得到启发。对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应该说,史宏亮正处在创作的黄金期,作为亦师亦学、亦友亦悟的陕西画坛一批孜孜追求自己艺术梦想的画家之一,我们有理由对他抱有更多的期待,就像秦的直道从关中伸向遥远的北方,面前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编辑:高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