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武美云
传承大家王西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王西京近照
滚滚黄河,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绵延北国的万里黄河,象征着华夏儿女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长安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听《黄河大合唱》如同置身于战争年代的中国,聆听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决心与意志。同样有一位画家,他借飞流直下的滔滔黄河水,把中华魂从历史延展于今天。静止的画面却分明让人聆听到黄钟大吕般的盛世强音,他就是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国画大家王西京。
《黄河,母亲河》
2013年王西京应中央办公厅、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之邀,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了巨幅山水画《黄河,母亲河》(亦称《黄河》),这幅画长18米,高3.72米,以黄河作为整幅作品的文化元素,天水一色、波澜壮阔、磅礴气势,寓意深远,前后历经9个月的构思创作,完成后悬挂于金色大厅的南墙。《黄河,母亲河》的创作完成不仅是王西京个人的扛鼎之作,更是代表了新时期陕西美术创作的巅峰之作。
王:『我2013年给人民大会堂创作的《黄河,母亲河》感受很强,真正的汉唐精神。首先是气象,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局部,表现笔墨的丰富,不是这种。大的气象,画面整体给你的感觉,那种精神,那种气象,它反映了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
王西京自上世纪70年代脱颖于中国画坛以来,尤其在八、九十年代,以一系列表现历史人物和革命领袖题材的作品享誉画坛。
王西京出生于陕西西安,作为一个从小就浸润在长安古城文化圈的人,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深深触动他的灵魂。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下都深埋着自人类诞生以来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长安不仅是地域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象征,其凝聚力,感召力,及深厚的人文内涵,成就了很多伟大的艺术家。
王:『 长安画派其实从汉唐时就已经形成了,代表性人物画家很多,一直到宋、元的李成、范宽、关仝,唐代就更多了,包括吴道子、阎立本、周昉、张萱、李公麟这么多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都是长安画派的。』
李 成
范 宽
关 仝
阎立本《步辇图》
直到近代,长安画派的石鲁、赵望云等人,从古老文化的积淀中,唤起民族的自信力、创造力与凝聚力。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重大历史贡献。
石 鲁
《转战陕北》
《埃及写生》
赵望云(右)
《看戏》
《写生》
王:『这一代先驱走后,他留下来的是什么东西?不是他的技法,而是一种精神,就是像他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长安画派的核心价值。那么我们后来的长安画派,后长安画派画家,都可以在长安精神的旗帜下不断地完成我们当代的文化使命。』
《远去的足音》
王西京觉得当代的画家不仅应该创作符合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更应向前人学习以深刻的生命体验去把握本民族深厚的精神内涵。弘扬民族精神,这不仅是王西京个人的理想,也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需要。现如今很多艺术家,深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却恰恰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王西京具有极深的民族忧患意识,当今全球主义的蔓延,使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得到肆意推行。一些年轻人因此而崇尚西方的“海洋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在艺术领域追求一些视觉的冲击,形式上的离奇,以反传统作为艺术的创新。
《毛泽东》
《朱德》
《彭德怀》
《宋庆龄》
王:『艺术创作是一个很艰苦的事情,不容的有半点的捷径。还必须得真诚和执着,是一个非常虔诚的苦行僧、朝圣者。』
2010年王西京当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结束了陕西美协25年没有换届的历史。至此,王西京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衣钵,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博大、雄强、开放、宽容的“长安精神”,并带领陕西美协的团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奋发向上、开明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求新。他以一颗纯粹的心追求艺术,做了许多“画外”之事。虽痛苦,却也成就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人生。然而作为陕西美协主席,必须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要让美协发挥他的学术引领作用,要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人才,这都需要全身心的付出。所以王西京只能忍痛割爱。
《骊宫春韵图》
《画家李可染》
王:『既是艺术家,又是行政单位的领导,文艺单位的领导。很大的一个矛盾,非常让我困惑的一个矛盾。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倾其一生的精力来用于他的艺术创作,这是画家,一个热爱艺术的画家的一种本能。你要占据他的创作时间无疑是消耗他的艺术生命。』
王:『西安中国画院当时是我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从无到有,我们走了十年的创业之路,消耗了十年的创作时间。紧接着就是陕西美术的第二次创业,这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但是陕西美协选择了你,等于历史选择了你。你肩负着那么多人对你的期望,肩负着时代赋予你的重任。这个时候就不能不放下自己的创作,真正为这个协会为陕西地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学术环境,让更多的艺术人才成长。』
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陕西美术家协会创办了骊山创作基地,上百位专家学者投入陕西艺术人才的培养中来,为基层美术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学术环境。他多次组织和带领画家奔赴西藏以及青海等地写生采风,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使画家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作采风基础上,王西京计划整理和创作以藏区的宗教、风俗、人文景观为主题的长卷巨制。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呈现出不负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
大美青海
王:『这么多年来我每次到藏区都非常感动。我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5000年,广袤的藏族地区,从昆仑山的雪水,到青海的三江源头,再到我们的两河文化。加上藏族人民给我们创造的非常灿烂的藏族文化,包括他们的宗教文化、他们的歌舞、他们的唐卡艺术。让我们对这个民族心存敬意。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美术家的创作热情,唤醒了文艺工作者的良知。』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使数万同胞的生命瞬间埋葬在废墟和泥石之中。作为陕西美协主席的他,带领陕西艺术家第一时间组织募捐赈灾。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王西京挺身而出,支援玉树重建家园,承担起一个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这样的胸怀才能成就艺术家的大境界。使艺术家能够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去俯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再俯视我们的世界文化,以自身的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青海写生
王:『“我想作为一个艺术家,文艺工作者,赈灾不是简单的捐点钱的问题,(这是)文艺者的一种良知。”』
《骑马表演》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青海写生
王:『 我一直在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一直在尝试很多的题材,我觉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一来到藏区以后,我就傻眼了,我就发现现在的藏区,现在的玉树给我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色彩,那种现代生活,让人看到非常阳光的那种灿烂的民族服饰,那种翻身了以后的藏族人民的新生活,他们的着装简直漂亮至极。你再用水墨那种黑乎乎的表现那些东西,不是这个主调了。你不变怎么能行?我们中华文化要走出去,要让外国人来欣赏我们的艺术作品,我们一定也要真实的反映他们的精神风貌,不能都拿纯水墨的东西,不能拿我们很流行的一种,很熟练的一种表现手法,那种套路去套。这个完全不行,这就逼着你要去创新,逼着你要去研究色彩。要研究这种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他们的服饰,它们都是相关联的。色彩和水墨,和中国画的线和块面这种结合,然后从大的方面形成中国画的气韵和中国画的气象,汉唐的那种气象,体现一种大国的这种文化。』
王西京主席带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家代表团
赴法国巴黎参加《法国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展》
王西京深耕中国传统艺术,传承中国文化的雄浑,博大、包容、豁达。他的足迹遍布印度、非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开放性的汲异域文化之长,丰中国绘画之翼,竭力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和发展,在视艺术为生命的王西京心中,永远澎湃着一条不息的母亲河,那是从他童年就烙印在心中的梦想源头,为了祖国强盛的梦境,他用画笔描绘着自己执着的理想,实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
作丨品丨欣丨赏
《非洲少女》
《巴塞巴拉印象》
《奥兰加德少女》
《阿拉德河印度》
《走进海德拉巴》
《丝绸之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