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千阳八打棍传承人——赵崇科

  来源:  
    赵崇科是个农民,1959年9月9日出生,家住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村七组。这里距县城有20多公里,距离宝鸡市区约40余公里。
    为什么叫“八打棍”?“八打棍”源于何时?
    赵崇科说,关于“八打棍”的起源,当地说法不一,历史上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根据他的老师、村上的老艺人秋志贤介绍,“八打棍”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末,当地人在闲暇时,以鼓为乐,以棍为道具,两人对打,称作“双头棍”。后逐步演变成八人表演的固定形式,故称“八打棍”。
“八打棍”把民间舞蹈与民间拳术、以及民间武术器械对打等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当地民间社火表演的传统节目,多年来深受群众喜爱。赵崇科在电话里向记者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八打棍”的表演特点。他描述说,表演者时而两两对打,时而四人对打,舞姿多变,非常优美,表演时棍子的敲击声和铿锵激越的鼓声也很有感染力,有点像武术中的棍术对练套路。他认为这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较为罕见,它对于研究民间舞蹈与民间拳术的关系、与当地民俗的关系都有重要的作用。
    赵崇科告诉记者,“八打棍”表演用的棍子就是普通的硬杂木棍,长度为五尺五寸,粗细如镢把,以握得住、顺手为宜。棍子的颜色过去也没有严格要求,大都是保持棍子原木的本色,但为了视觉效果,赵崇科将棍子染成中间黄色、两头红色的统一样式。
    在过去,“八打棍”表演的服装并无统一样式,各穿各的,顶多在头上扎个头巾,显得精神点儿。后来参加县上和市上的表演时,给表演者穿上了统一的服装,样子就是你在照片上看到的那样,像古装戏的服装。
    “八打棍”的乐器配备很简单,三个人就足够了,一个打鼓,一个敲锣,一个敲钹。表演人数是八个人,我在县上搞过一次三十二人的表演,不过通常还是八个人。赵崇科介绍说。
    “八打棍”传承人
    赵崇科告诉记者,他13岁开始跟着村里的两位老艺人秋志贤、王再岐学习“八打棍”,16岁时就能参加正式表演了。他说,那时候村子里的年轻人学习“八打棍”的很多,但是能学出来的不多。有的因为上学,有的因为外出打工,坚持不下来。即便是学会了的人,长时间不参加表演,也会手生。
赵崇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但他一直喜欢“八打棍”的表演。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赵崇科学习和参加表演“八打棍”几乎没有间断过,在村里老艺人的言传身教下,他逐渐掌握了“八打棍”的技术要领。“八打棍”的排练和表演一般是在春节和农闲时进行,平日里难得一见。近年来,随着村里几位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八打棍”面临着被年轻人淡忘甚至断代失传的危险。
2007年,赵崇科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开始整理“八打棍”的资料,并向省上申报,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赵崇科说,2008年,“八打棍”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赵崇科被确认为这项民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根据有关规定,省上每年都会划拨专款,支持赵崇科推广和传承“八打棍”。“前五年每年四千元,后来增至五千元。这钱是直接打到我银行卡上的,没有经过中间环节。”
    赵崇科告诉记者,秋志贤、王再岐两位已故的民间老艺人分别为“八打棍”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传承人,到自己这一辈应该算第六代传承人。而“八打棍”的第一、二、三代传人已无法考证。据悉,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演出实践,赵崇科已经能够独立组织排练和演出,并对“八打棍”的套路、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做了规范和创新。尽管如此,赵崇科对“八打棍”的现状并不满意,他在2012年提交的一份书面材料中这样写道:“由于第一、二、三代传人不详,第四、五代传人相继去世,有些套路已经失传,致使观赏性有所降低。”
    千阳县一位中年男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小时候就见过‘八打棍’表演,感觉那时候的表演要更精彩一些,表演的人好像都有点功夫。不像现在,看上去都是些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