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蛟龙转鼓传承人——吴彦杰

  来源:  
    几十年来,在陕西省乾县大王村,每天清晨大家都会看到这样温暖的一幕:一位老人站在晨光里卖他刚蒸就的甑糕。这位老人叫吴彦杰,因他做的甑糕枣香浓郁、软糯黏甜,因此在这一带远近闻名,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陕西省非遗项目蛟龙转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可惜这温暖的一幕大家再也看不到了,吴彦杰老人已于去年离开了人世。
    大王村是乾县王村镇镇政府所在地,毗邻传说中农业之神后稷的诞生地杨凌。这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其中蛟龙转鼓有400多年的历史,属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据当地的《梁氏族谱》记载,乾县王村镇的梁氏家族在第七代出了一个宦官梁忠,他在宫廷里学会了朝贺乐舞和转鼓艺术。1593年,梁忠告老还乡,遂将鼓舞艺术带到民间,以王村镇为中心世代相传。因鼓壁周围饰有蛟龙图案,并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故名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蛟龙转鼓的乐器有鼓、锣、钹和二马号等,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
    蛟龙转鼓的最大特征是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既可以聆听到震撼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曼舞,节奏汹涌澎湃,舞姿优美动人。专家认为,蛟龙转鼓作为视听艺术,具有鲜明的音乐美感,节奏欢快、催人奋进;作为舞蹈,从服饰到舞姿,都是中国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形式的舞蹈,对研究中国鼓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具有独特价值。
    吴彦杰1940年出生,作为土生土长的大王村人,他从小热爱蛟龙转鼓艺术,1956年师从老艺人梁登月学习了击鼓、铙、锣的表演技艺,又自学了打铙的动作和柔铙技巧,从此与转鼓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57年,他开始随师父参加各项演出活动,在西北地区的许多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表演转鼓艺术,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说到表演转鼓的好处时,吴彦杰总是眉开眼笑地说:“我身子板结实着呢,为啥?就是转鼓打的,打到高潮时手臂挥舞、又蹦又跳,身体得到了锻炼,人也越活越年轻了。”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舞蹈、曲牌、鼓点、表演技法……全靠艺人非凡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经过吴彦杰等老艺人们坚持不懈地整理、编排,蛟龙转鼓在他们这一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逢年过节,王村镇一带常能看到鼓声雷动的热闹景象,在各种活动上也能目睹到蛟龙转鼓的矫健身姿。然而,进入90年代后期,那种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却难以看到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之乾县经济尚不发达,许多农村青年热衷于外出打工赚钱,蛟龙转鼓这一民间艺术逐渐远离年轻人的生活。
    大王村里的表演队伍也极不稳定,许多身怀绝技的老鼓手、老号手,有的身体欠佳,有的年老病故,逢年过节只有少数中老年人参与转鼓活动,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吴彦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90年代开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培养新人。自2008年被命名为陕西省非遗项目蛟龙转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后,他更有了一种责任感。在自身经济拮据的境况下,他自掏腰包准备服装和乐器,培养了袁彩宁、马西宁等一批年轻人,使他们逐渐成为蛟龙转鼓艺术的后备军。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大王村有200多人学会了该技艺,有60多人能独当一面从事转鼓表演。由于转鼓艺术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2004年,王村镇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转鼓之乡”。2005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上,由当地群众带来的蛟龙转鼓作为首演节目精彩亮相,惊艳全场……
    吴彦杰去世时,很多人纷纷前往送别这位为蛟龙转鼓奉献了一生的老人,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副会长雷达更为他写下了这样的挽联:“终生恋鼓艺,非遗护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