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宝鸡市

香泉镇

  来源:  
    香泉镇位于宝鸡市陈仓区的西部山区,距区政府驻地虢镇95公里,因镇北一公里的半山上有一处芳香四溢的泉水而得名。据《宝鸡县志》记载:香泉自春秋战国时就有人文可考,北魏时发达鼎盛,建南由县,有古城墙和新窑遗址可证。唐代尤盛,唐皇李世民妃子孙皇后母仪天下,留芳百世。北宋时建陇安县。香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享誉海内。民国年间,香泉建镇,归辖陇州(现陇县)。解放后,划归宝鸡县管理,建香泉乡,1998年撤乡建镇,2003年5月26日划归宝鸡市管辖。
简介
    香泉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山区,距县城60公里。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1.2万。县(功)香(泉)公路、石(家滩)香(泉)公路通达。全镇辖15个村,64个村民小组,主产小麦、玉米。森林面积较大,产百余种中草药。有花岗岩、石英石、黄铁矿等矿藏。
    香泉镇位于陈仓区西北部山区,海拔在950─1400米之间,平均海拔高度1070米。南北长25.5千米, 东西宽约10.2千米,总面积230平方千米。人口3029户、12056人(2009年)。辖15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前锋村,距虢镇95千米。香泉河、县石公路、千北公路、石香公路过境。景点有牛头山、灵宝峡、峡口城隍庙、唐朝孙皇后墓、香泉等。
自然状况
    香泉镇域为南北走向,南北长25.5公里, 东西宽约10.2公里。香泉河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县石公路、千北公路穿境而过,石香公路连接陇海铁路,坪各公路与 310国道交会。镇域总面积230平方公里。
    香泉镇气候湿润,风景秀丽,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温度12.3度,海拔在950─1400米之间。平均海拔高度1070米,冬季微寒,夏季凉爽,四季分明。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植被优良。
资源优势
    香泉境内自然人文景观较多,八景尤著。牛头山森林连绵,松萌如盖,春绿夏青,秋丽冬洁,经综合开发将是极好的休闲避暑胜地。金故堆峰峦齐天,云蒸霞蔚,登高观日,人居云上,惬意如仙。灵宝峡两岸峭壁,刀劈斧斫,人处峡中天开一线,春风沐人,清流奔泻。逼水宝珠,稳抵中流,古神像傲居溶洞,深谷鸣飞鸟,壁畔卧怪松。峡口城隍庙更添历史人文景观。孙皇后墓与盛唐文化辉煌千载,就连坟头的酸枣刺也有刺无钩,独占神秘。八景中香泉为景中之冠,泉清见底,香气四溢,鱼戏水中,亭阁蔽上,昼映丽日夜映明月。至于麦垛山、指破山、对对关、方山塬等,各有传奇,景观迷人。规划中的灵宝峡山水公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科教于一体的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型公园,其它景点也将陆续开发。
    香泉境内自然林和人工林共有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大水川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林海亘绵,木质优良。有各类高等植物2100多种,有蕨类等植物110多种,林中有红桦、白桦、云杉、白皮松、红叶槭、椴树等40多种珍贵林木。林特产品资源丰富,核桃、毛栗、木耳、生漆、花椒等干杂果远销全国及东南亚和西欧等地。香椿、漆芽、鸡娃菜、五郎头等野菜早已打入西部市场,远近闻名。
    天然草场十分辽阔。人工牧草3000多亩, 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且前景乐观。规划中的大水川森林生态公园是避暑、休闲、科教、观光的理想之地,是宝鸡市西部地区品味高、设施全、规模大的生态型公园之一。
    境内矿产及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地下矿藏主要有金、铜、石英石、大理石、硅石、白云石、透辉石等,可作为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还可制作大理石工艺品,亟待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植被,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山楂、猪苓、昌蒲,大黄、当归、党参、柴胡、五味子、地龙、丹参等一百多种中药材,产销两旺。锦鸡、果子狸、金钱豹、山鹿、麝香、狗獾等60多种珍贵动物更是山林之宝。
社会经济
    全镇辖15个村,64个村民小组,3029户12056人 ,耕地面积28874亩。2009年粮食产量5314吨,其中夏粮13287亩2224吨,秋粮面积12889亩3090吨。核桃面积6793亩,产量700多吨。花椒面积33764亩,产量350多吨,毛栗面积150亩,产量46吨。2010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155元。全镇大家畜存栏2753头,猪3997头,羊1214只, 家禽41400只,私营和个体工商户共378户,从业人员1102人,营业收入1605万元,总产值950万元。中小学在校学生1485人,其中中学549人,小学936人。固定电话用户301户,移动电话用户2423户。
历史沿革
    因镇北一千米的半山上有一处芳香四溢的泉水而得名。民国年间,建香泉镇,属陇县。1951年由陇县划入宝鸡县,设香泉区香泉乡,1959年为坪头公社香泉管理区,1961年设公社,1967年更名前锋公社,1971年复名香泉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1997年撤乡建镇。2002年,代码6103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