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洋县龙亭蔡家灯影制作技艺--蔡善存

  来源:  
    洋县是世界珍禽朱鹮之乡,中国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封、葬之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史前文化。古代陆界秦蜀,水通襄汉,秦、蜀、荆、襄民间文化交融,民族文化积淀丰厚。境内现存有唐代建筑开明寺舍利塔、智果寺大殿、元代觉皇殿、明代藏经楼。庵、观、寺、庙比比皆是,名山胜景处处可揽。自古称其“山南雄郡”,“汉上名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民俗民间艺术生长和传承的有利条件。洋县灯影(皮影)戏就是其中之一。
     洋县灯影属地方民间戏曲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隆(公元1736)元年从关中传入洋县境内,清末民初已达鼎盛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逐渐衰落,八十年代开始恢复,直至二十一世纪步入抢救、保护、振兴阶段,从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清乾降(公元1736)初年,洋县白石人刘氏从关中流亡皮影艺人绰号“拦盘”手中学得民间皮影演唱艺术,并依附其家庭班社开始演出活动,数年后,洋县贯溪华、王、何、吴四家皮影班社相继问世。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陕西著名戏剧家李芳柱(李十三),任洋县儒学训导时将关中碗碗腔皮影剧目带入洋县,在贯溪华家皮影戏班演出改良并注入洋县方言,随后,华生新班社先后同石槽王文举班社和万家岭雍朝杰班社联手到汉中、关中等地演出,取外地弦板灯碗腔以及地方民间音乐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归韵以洋县方言为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洋县灯影戏这一剧种。
     清道光(公元1817)年间,洋县华家与石槽王家、万家岭雍家以及黑峡张家和小江李家等皮影戏班相互传递唱本,经咸丰、同治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光绪年间,洋县民间皮影艺术的发展已是最盛时期。全县有皮影戏班48个,分布于洋县30多个乡村,每逢节日会戏,多家班社汇集一起,演出规模空前,他们相互竟技赛艺,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清末民初,本剧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洋县皮影戏班优化组合为28家。农事稍闲,班主们就开始接“把式”出外唱戏。其活动范围多在汉中、南郑、西乡、城固、佛坪、宁陕等地,偶尔也去关中一带演出。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拉兵拉夫,物价暴涨,民不聊生,致使洋县灯影班社纷纷解体,箱主和艺人逐年减少。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6年成立了洋县灯影腔皮影专业剧团,使这一濒危剧种得以延续。
     二十世纪60年代,洋县皮影剧团被解体,艺人转业改行。1979年春,洋县龙亭杜村蔡善存皮影剧社成立。待到80年代初,健在的皮影老艺人已廖廖无几。为了拯救这一古老民间戏曲剧种,洋县文化馆在抢救挖掘有关资料的同时,于1984年特意招收了6名青年演员,组建起洋县灯影(皮影)腔剧团,并聘请仅存老艺人带徒传艺,使其后继有人。
       1986年后,灯影(皮影)腔剧团青年班主何宝安及部分青年灯影演职人员赴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汇报演出并应邀汉台区武乡镇演出,分别两次应邀汉中民俗园参与展演活动。在此期间,多次到四川成都、城固、西乡及佛坪等地参加庙会、节日庆典演出活动。
      1990年,洋县皮影剧团则以龙亭、贯溪为基地,联络石槽等皮影班社演员,依据市场演出信息,或独立或联合或以“搭班子”的形式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年演出场次200余场。
      1995年秋,日本出云市作家同汉中友协及市县文化部门有关领导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并合影留念。
      2003年,西安皮影社社长杨飞夫妇和日本早稻田大学戏剧系研究员“稻叶明子”小姐专程前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
      2004年冬,陕西电视台“农家大院”拍摄组,以洋县民间皮影艺术为背景,拍摄春节专题电视节目。同年,洋县皮影艺术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洋县皮影艺术之乡”
      2006年,洋县民间皮影列入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搜集整理、登记造册,收入洋县文化馆民间艺术档案,为争创省市级品牌而不懈努力。
      洋县皮影(灯影)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民间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其表演形式与木偶相似而不相同,它有戏箱轻巧人员少的特点,每个班社5—7人即可演出一本戏。艺人分工为四大类,一、签手,二、拦门,三、笛手,四、坐槽,以上称其为“四柱”。他们大都一专多能,吹、敲、拉、弹、唱,门门精通。操作影人的签手兼唱,敲鼓的拦门兼胡琴伴奏或碗、板敲击;吹笛子的兼唢呐、海笛;坐槽(敲战鼓者)的兼伴奏胡琴等。
     被签手所操作的影人为牛皮或驴皮制作,影人角色分生、丑、净旦四大行当,雕刻精致,造型逼真。影人肩部用一竹签支撑其全身,双手处各有一根签子,签手通过这三根签子操作,使其影人表演走马乘船,战地厮杀,以及行走坐卧等动作。另有用牛皮雕刻的宫殿、帐营、亭台楼阁、车马轿船以及花鸟虫鱼和飞禽走兽等布景道具点缀其中,色彩鲜艳,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演出形式简单,所到之处就地取材。一张方桌上放置一台拌桶,四角用竹竿或栓子搭建一个小舞台,台口张起生丝制成的“亮子”(纱幕),后面点燃油灯,通过光线投影原理,将其紧贴于“亮子”上的影人呈现给观众。签手根据不同角色操作其动作,加之优美地旋律和婉转缠绵地唱腔,高台教化,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
        洋县皮影戏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它包括唱腔、吟诵调、击板和曲牌四部分,它的唱腔有规整的一板三眼的“慢板”,有一板一眼的“二六板”,有有板无眼的“紧二六”,还有无板无眼的“滚白”等。唱腔中的数板和部分韵白属吟诵调;击乐有闹台锣鼓、板头击乐和动作击乐。曲牌音乐包括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从音乐本身规律看,它与关中道情、户县灯碗腔以及商洛道情在板腔骨架结构、旋律音型等方面有着血缘关系。同时也吸纳了汉中音乐音调以及汉调桄桄中的某些击乐鼓点和民间乐曲中的个别唢呐曲牌,然后按自己的语言特点和戏曲需要加工改制。洋县皮影腔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调和板式,使其具有浓郁地地方特色。
洋县民间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花柳林》、《竹林会》、《葵花镜》、《蛟龙驹》、《九连珠》、《诛妖剑》、《洞庭湖》、《红莲灯》等,大都是人物众多,故事情节曲折的传统戏,以叙述故事见长。历史题材方面的剧目也占一定比例,如《昭君和番》、《秦段争亲》等,同时也上演一些反映旧时代生活的小戏,如《当柜箱》、《女贤良》等。
     洋县民间皮影戏所演剧本与流行于汉中区域的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等剧本几乎无一相同,即使剧目名称相同,其内容和唱词却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唱腔的板式和旋律。因此,洋县皮影戏不仅有它的地域性亦有它的独特性。
洋县民间皮影戏演出剧目有汉代以前的26本,汉至晋41本,唐至五代39本,宋代27本,元代16本,明代44本,清代24本,共计217本(折)。
     影人(即剧中角色)系牛皮或驴皮炮制雕刻而成,通高33厘米。制作工序:
    ⑴把选择好的牛皮用水浸泡后,将皮内油腻刮净。
    ⑵按其雕刻内容裁好牛皮,将裁好的牛皮摊在图谱上用铅笔描画。然后用热毛巾裹住敷软,即用刀具精雕细刻。
    ⑶刻完放在竹笆上蒸15分钟后,再将牛皮用木板压平整,用砂纸擦光,涂色。
    ⑷涂色后用鸡蛋清罩面,再将零部件组装成形用牛皮线串连,晾干即可。布景道具制作亦同。
    制作工具:园、方、半月、斜刃、平口刻刀,锉、凿等80余件。
    签子:长20厘米,细竹子制成。
    亮子:高80厘米,宽200厘米,质地为生丝。管弦乐器:笛子、唢呐、海笛、板胡、二胡、三弦。
    敲击乐器:抱鼓、战鼓、小锣、勾锣、马锣、板、钹、灯碗、梆子。
    洋县皮影与关中皮影截然不同,它括民间音乐之精妙,集地方戏曲之大成,尤其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方言方音等条件的影响,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雅俗共赏,情景交融,色彩鲜艳,引人入胜;旋律婉转缠绵,清新明快,悦耳动听。人称“陕南土产,单枝独苗”。
    洋县皮影艺术形式独特,地域特色浓郁,受众人数之多,发展普及之快,分布地域之广,足以说明它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优秀的民间文化代表作。被誉为“陕南特产”、“汉水一绝”,名符其实。
     洋县皮影历史悠久,传承脉络清晰,原汁原味原生态地传承下来很不容易。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音调、板式结构不雷同任何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形式;唱腔婉转缠绵,旋律雅俗共赏,酣畅淋漓,清新明快;吐字清楚,字字入耳,声情并生,行腔圆润。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
     洋县皮影在整个陕西民间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民间优秀文化艺术中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对其保护必将带动整个民间文化艺术的弘扬和发展,对丰富和完善陕西省戏曲艺术史,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