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汉中史氏腰椎间盘整复手法--穆长宁

  来源:  
     在非遗项目类别里,传统医药显得与众不同,独特的中医诊疗法、中药炮制等相继获得了认可,尤其是2010年,中国针灸成了世界级非遗项目。然而现状是,不少身怀“一技之长”者因非科班出身,即便手中技艺被评为非遗项目,也因无法取得行医资质使得秘方、“绝技”身处深闺无人识。如何更好收集、保护、利用这些传统医药项目让世人受惠,是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避不开的话题。

    被腰椎间盘突出困扰多年求医无门的穆长宁,被一种藏于民间的整复手法治好,倍感神奇的他从此放下生意一门心思拜师学艺,并几经周折将该传统医药技艺申遗成功。“史氏腰椎间盘整复手法”已成非遗项目7年,并一度在巴基斯坦救治患者,穆长宁却因行医资质之困无法坐诊行医。

  半路出家得“真传”

   1999年,45岁的穆长宁从西安东方机械厂停薪留职做起了医疗器械的生意,生意不错,他却已饱受腰椎间盘突出困扰20多年,最严重时打个喷嚏都疼得不能动。

   “太痛苦了。我那时四处求医,都建议让做手术。”穆长宁觉得风险大不愿做,也不相信所谓的民间中医秘方。这时,同样受腰椎间盘突出困扰的母亲却“病急乱投医”,慕名到陕南一个村子的“民间高手”史德峰家里去治,“劝她也不听,大老远就去了。”看着母亲一点点好起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他去了之后感受到了传统中医的神奇,“不吃药不打针,几秒钟的时间就不疼了。”

     病好了之后的穆长宁觉得人生出现了另一种选择。“当时事业在上升期,但是很辛苦,我就想学这个多好啊,也是一技之长,终身受用。如果能帮人治好病,就算不收钱我都快乐。”打定主意后,他前前后后去了十几次,软磨硬泡,靠真诚打动了这位“民间高手”史德峰,学到了整复手法。“史老师比我年轻,我很感激他。”穆长宁学到手法之后,却遇到了难题,没有人找来看病。“老师是祖祖辈辈住在那里,周围的人都知道都是主动上门。”想坐诊就要考医疗资质,这成了穆长宁的一道关卡,“后来也不是没考过,骨科的题只有很少一部分,其他科我没有学过,考不过。”他觉得这种考试对于现实中大量非科班出身,仅专长一个领域的民间医生而言,不太现实。

    为正身份申报非遗

    这时的穆长宁想到了另一条曲线推广之路。他把目标放在了印象中缺医少药的巴基斯坦,联系了在西安学医的巴基斯坦留学生给他做翻译,连着几年每年趁学生假期跟着去巴基斯坦。

  虽然异国语言不通,但通过留学生的口碑相传,穆长宁有了很多的患者。“这种复位古法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三种类型,湿毒型、膨出型、纤维环破裂型。”他说症状不同,也有特别严重的没办法治就会坦承告诉患者。穆长宁还保留着一份当地华文报纸,上边有对他的专题报道。2006年前后,他治过的一位患者、当地的文化官员,告诉他说这个复位手法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鼓励他回国申报非遗。穆长宁感受到了另一种希望,想通过申请非遗为整复手法“正名”。

     参展屡次被当成骗子

     申报的艰难超出穆长宁预想,他甚至都不愿多提,说到底还是卡在行医资质上。“刚开始不像现在要从区县逐级申报。我就想一下子申报省级,复位手法从唐代传入民间。从家谱记载来看,到我师父这一辈至少是第五代了,分量够重。”

     因为是传统医药,事关患者身心健康,传承人没有行医资质,评委中的医疗专家就不予通过。“我一路都反映到卫生部去了,都觉得是好项目,也都有些无奈。”到2008年,在多方争取并获得按摩技师证的情况下,这个项目从西安“绕道”穆长宁师傅所在的陕南评上了汉中市非遗项目,2011年成为省级非遗项目。

     穆长宁介绍,腰椎间盘整复手法是中医正骨法的分支,是传统医学简便验廉的集中体现。能够评上省级非遗项目是因为它历史悠久,一路传承,手法快捷,不开刀不吃药不扎针,又很有效。后来,穆长宁参加一些专题非遗展,绝无例外每次都会被人举报,“说用手法可以治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人就觉得像行骗的江湖游医。”已经61岁的穆长宁头发花白,去年生了一场大病,他说已习惯了这种误解。另一方面,开诊所也避不开行医资质。现在只有熟人、邻居和被介绍来充分信任他的,他才会上手。穆长宁很感慨,十几年前放弃生意和高收入想凭一己之力推广传统的好东西,如今仍还在起步阶段,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通过非遗,他认识了很多和他一样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我迫切感受到申请非遗只是第一步”,现在需要给这些传承人一个医疗制度上的“正名”,才能让传统医药更广泛服务于大众。

    私家配方与现代市场的碰撞

    固守和坚持让传统中医重获新生

    “李氏正骨散”配方和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有望今年跨入省级非遗行列,传承人李强摸着石头过河将传统中医配方走出一条比较成功的商业道路,7年的付出如今终于迎来了收获期,他说:“这个过程太艰辛了,我常想要不是我们家的方子,我可能会放弃。”

     名医“秘方”落户西安

     “爷爷是清代的疗骨京城名医,叫李树林。”李强说爷爷曾经创办过“李树林正骨膏药老铺” 并研制出针对风湿、类风湿骨病的“李氏正骨散”,民国时成为随军军医辗转兰州等地。1972年,父亲李玉山来到西安落户。

  “小时候家里永远是一股中药味,因为爸爸经常熬药。”李强说当时父母都在铁路系统上班,但是常有患者主动找上门。“在单位卫生所治不好的颈肩腰腿痛的人就被推荐到我家来了。”从小耳濡目染,李强感觉到了祖传秘方的神奇之处。“会用到青盐、药酒,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药盐热敷法。”李强大学毕业后投入了医药行业,2008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受到了启发,他决定为祖传的方子寻找新的方向。

    古为今用寻找市场

    非遗“药方”如何更广泛服务大众?要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这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好东西要有好方案,进行中还得不停地修正。”李强说,从2008年开始,“李氏正骨散”开始申请国家专利、进行临床验证、获得保健品批号、申请非遗项目,开办筋骨堂加盟店……他坦言,如果不是十几年医药行业的经验、渠道和资金积累,很难作成这件事。和他一起参与整个过程的王旗告诉记者,当时想的就是专注于先把秘方转化为产品,等到可以批量生产时,依托“李氏正骨散”配以热敷方法提供服务,开办了筋骨堂药业公司并征集加盟商。

     热敷方法简单好学,秘方生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盟形式方便推广,看似前景很美丽。“可前5年这个项目都是赔钱的,大众对中医药老方子的认可不是一下形成。好在坚持下来了,这两年发展得很快。”李强告诉记者,今年是第7年,筋骨堂加盟店已达2000多家,甚至开到了海外。李强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非遗“药方”的古为今用提供一个思路上的借鉴。“现在传统医药面临一种尴尬,老方子管用,但是缺乏一个身份认证。”他认为振兴中医药已是大势所趋,传承人在这个时候要固守和坚持,才能不辱使命。

 

    民间“老方子”迫切需要摸底

    传统医药属于非遗项目的一个类别,然而,据市文广新局非遗处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150个非遗项目中,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仅有7个,还占不到5%。专家建议,要对大量散落民间的“老方子”进行普查摸底,才不会使其自生自灭。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民间散落的好东西太多了。”作为省、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辛智科告诉记者,针对某一类病症,小范围传承是这些“老方子”“老手法”的特点。“这些一技之长者难以获得行医资质,是个特别大的难点”,所以大量的“老方”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上世纪80年代,我还在中医学院教书,想编陕西中医历史,就在周至一带做过民间草医的普查,走访了很多人,发现了非常多的好方子。”他说,就是针对各种小伤小病的老方子。比如,当时有个老太太专门治烧伤,用药治好后不会留疤痕。这些拥有家传“老方子”的草医没有行医资质,只能在家坐诊等待患者慕名上门。有些很好的项目或许因为没有普查,拥有者自身不了解非遗等原因无法成功申报非遗。

     申报传统医药非遗项目,要符合传承脉络清晰、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和保护利用价值、抢救性保护濒危失传等原则。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处长李晓民告诉记者,这个领域涉及医药,前些年评得慎之又慎,报名的项目也少,但随着近几年中医保护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成功申报的项目也多了起来,“仅去年一年,就评了4个传统医药类市级非遗项目”。

     “非遗对于传统医药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情。”辛智科认为首先要向基层,对省内、市内散落村庄的“老方子”“老手法”进行普查登记,最起码先要将这些千年留下来的好东西挖掘出来,才能谈下一步的保护、传承和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