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李问圃:站在高培支先生墓前

  来源:原创  

    癸巳年清明前夕,在高家孙辈们陪同下,我来到先生墓前。
    墓茔朝西北方向,北临温泉,南望荆山。这里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偏僻的位置,奇特的地貌,使这里远离滚滚红尘的喧嚣。我惊奇繁华热闹的县城附近竟有这样一处清静的所在。
    阳光穿过柏树的枝叶,洒下斑驳迷离的光影。微风吹过,墓前已经泛绿的小草酥酥颤动。恍惚间,竟不知身置何处。
    蓦地,一位身穿灰色长袍、戴着圆边眼镜、光头未戴帽、清瘦而儒雅的老人缓缓走来,又缓缓走去,融入温泉河畔的雾霭之中。
    这里的雾霭忽聚忽散,时淡时浓。历史的碎片在这里旋转、冲撞、拼接、飘飞。
    站在高培支先生墓前,默默地点燃一缕心香,向先生鞠躬致敬。
    站在高培支先生墓前,遥望长安,回眸先生传奇般的艺术人生,思绪如潮。一件件昔年往事呈现在眼前……
    初冬的西安,曙色初现,晨星寥落,柏树林兴隆巷内,一座四合院的大门打开了,走出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他经由端履门、东大街、案板街、皇城根,叫开了易俗社的大门。一声不无夸张的咳嗽,声震屋宇。闻此,铃响了,灯亮了,学生们迅速起床,整理内务,奔向练功场。易俗社热火朝天的一天开始了。这位老人正是高培支先生。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上日本飞机时不时飞抵西安上空狂轰滥炸,致使易俗社无法正常排练和演出,遂采取白天疏散、晚上演出的办法。每天早上发给每人10个蒸馍,步行15华里,在西安城东南方向的观音庙村集合,进行练功、排戏和上文化课。土壕就是教室,土坯就是黑板,砖块就是板凳。黄昏之前,大家又得赶回城内演戏。日复一日,不曾间断。这位和大家一起晓行暮归,并给演员们讲课、排戏而孜孜不倦的老人,又是高培支先生。
    1938年,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抵达西安,在易俗社剧场宣传抗日救亡。这位跑前跑后,为“西战团”安排食宿、演出而尽心竭力,还派人排戏、帮演,并赠送戏装、道具和乐器,使陕甘宁边区从此有了一套生、丑、净、旦、末行当齐全的戏剧行头的老人,还是高培支先生。
    高培支先生是易俗社的主要创始人、奠基人、领军人之一。他和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等人一起,确定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易俗社宗旨。响亮地提出了“时间无停止,革命无停止;社会无停止,易俗无停止”的主张。他从1919年起,四次出任社长,是任期最长、贡献最大的易俗社社长。新中国成立之前,易俗社历经无数坎坷劫难,几度濒临绝境,先生总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掌舵易俗社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高培支先生虽为一社之长,却从不滥用职权,谋求私利,一生廉洁刚正,布衣蔬食,淡泊节俭,两袖清风,从来不搞特殊化。多年来,坚持和学生同在食堂吃饭。简陋的房间,仅有一桌一椅一张硬板木床而已。办公用纸,总是用了正面用反面。他有权批赠戏票,却从不允许自己的亲戚朋友看“白戏”。当社长那么多年,从来不领薪金,而靠在学校教书养活一年老小。甚至拂逆了陕西督军张凤翙和省长邵力子欲委任其出任县知事(县长)的美意。反观时下剧坛上某些以权攫利、以戏逐名者,不禁感慨万端,有恍若隔世之感。相比之下,先生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而这些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泥土。
    在繁忙的社务之余,高培支先生笔耕不辍,编写了大量剧本。其中本戏25个、折戏29个,共计54个。这个数字,对于一位专事创作的编剧而言,已属硕果累累,令人赞叹,而对于一位同时兼有社长和教书先生的他,更是足以令人拍案惊奇、肃然起敬了。这些剧目,有的满腔热情地讴歌了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民族英雄,鼓舞抗日救国士气;有的通过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曲折故事,传播冲破封建礼教藩篱、追求婚姻自主的崭新理念;有的贴近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对嫖、赌、毒等不良习气进行揭露和鞭笞,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特别是《纨绔镜》和鲁迅先生1924年来陕讲学时曾看过的《人月圆》两剧,在西安、汉口等地演出后轰动一时,社会效果极佳。曾出现了父携子、妻伴夫到易俗社,感谢两剧帮助家人改邪归正,促使夫妻和好、家庭幸福的动人场景。《夺锦楼》等一批剧目久演不衰,好评如潮,成为高培支先生的代表作。鲁迅先生为易俗社题写了四个大字:“古调独弹”。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他对高先生等一批仁人志士的褒扬与敬重啊。
    1937年,易俗社应宋哲元将军电邀,6月6日抵达北平抗日前线,慰问29路军,演出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剧目,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将士。其抗日救国之耿耿丹心,天日可鉴。
    1950年,高培支先生作为西安市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工农教育会议,荣幸地见到了毛泽东主席。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毛主席和他的一番亲切交谈,成为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回到西安,他一遍又一遍向大家讲述自己见到毛主席的激动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毛主席和自己交谈的原话,做到了一字不漏、一字不差。他说:“毛主席知道有个易俗社,还知道易俗社有长久历史,就是对创办同志的极大安慰!”
    我自豪,生于富平,长于富平。在这片热土上,我有机会了解富平先哲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我庆幸,一介书生,钟情文化,使我有缘分和这么多富平前贤能进行一次次生命的对话。
    世人以无限的敬仰,赞美莎士比亚、莫里哀、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汤显祖、李渔、孔尚任、洪升......说他们是如何的文采绚烂,光芒万丈。如果没有这么多戏剧天才的卓越贡献,我们的艺术天空将会显得多么暗淡寂寥,星月无光。世人又以无限的羡慕,描绘巴黎、伦敦、莫斯科、纽约、柏林、维也纳、威尼斯等世界名城的著名剧院,说它们是如何的华美壮观、新颖奇妙。如果没有这些高贵的艺术宫殿,那些红尘滚滚、车水马龙的城市将显得多么喧嚣浅薄、枯燥乏味。这些赞美和羡慕当然都没有错。但我却更愿以无限的敬仰、深深的感激,献给像易俗社这样植根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团体,献给像高培支先生这样肩扛社会责任、执著秦腔艺术的戏剧艺术家们。正是他们,把自己的艺术无私地奉献给芸芸众生,滋润了大家的心灵;而自己则粗茶淡饭、寒舍布衣、奔波一世、劳碌终生。如果没有他们,广袤无垠的世界将减少多少色彩,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将经受多少难耐的精神饥渴。
    我想,作为秦腔故乡的人,有必要给自己的文化常识中加上如下内容:易俗社是足以与英国皇家大剧院、莫斯科大剧院齐名的国际大剧院;高培支先生便是从富平走出去的戏剧大师。易俗社,正是高培支先生等一批先哲前贤为我们夺得的一座“锦楼”啊!        
    站在高培支先生墓前,任凭早春暖暖的阳光在身上尽情播洒。我凝视着墓碑,仿佛又看到了曾经无数次在照片上瞻仰过的先生那慈祥的面容。后辈与前贤之间,又一次开始了心灵的对话。感觉对生命多了几分敬畏,对人生多了几分顿悟,对得失多了几分淡定,对荣辱多了几分坦然。
    愿高培支先生的英名与易俗精神永远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