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白文焕

  来源:360百科  
     白文焕(1883年11月2日~1944),字章甫,陕西靖边县镇靖人,西北反清的哥老会首领、陕北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清末,他率领西北哥老会积极参加革命;民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反袁、护法斗争;陕甘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他倾其家资,支持刘志丹、谢子长的革命武装斗争;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带领西北哥老会毅然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联络西北军和杨虎城将军,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他先后被推选为靖边县参议会议长、副议长,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边区政府委员。
个人事迹
    1894年,白文焕11岁入私塾,因家境贫寒,只得一边为私塾做饭,一边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学好问,仅4年,便能写会算。 16岁时入县衙做工役,后提至"户房",掌管钱粮达10年之久。后因不满贪官胡作非为,去职还家。清末,白文焕参加了哥老会,为西北"龙头大爷"。武昌起义后,积极拥护并参与革命。民国十年(1921),在杨虎城将军部下充任"粮台"。十九年(1930),任民国靖边县政府工程队长,领导重修镇靖城及城北门、东门河两座桥。时值灾荒饥馑之年,白文焕慷慨解囊,输捐精米10石(约4000斤),大洋300元,赈济灾民。土地革命开始后,白文焕受刘志丹委托,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三四次,到白区采购了价值数万元的药品,运往苏区,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白文焕积极拥护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亲笔修书劝说逃到"友区"的绅士刘玉江、陈国宾、杨生旺、冯捷山等10余家返回边区,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发展生产,支援抗战。三十年(1941),他被选为靖边县参议员、副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同年又任边区政府委员。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白文焕多次向政府献粮献物,支援前线。
    白文焕,娶妻贺景,是蒙古族王爷的第10代孙女。1941年11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并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1944年8月17日,在靖边县去世,享年61岁。有五子五女。电视连续剧《陕北汉子》主人公的原型。
    其四子白志坚也是革命家,曾任中共七大代表。建国后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天津市副市长、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
影视资料
    2011年10月,以白文焕为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陕北汉子》在中央八套和陕西卫视黄金时间同步首播。 电视剧白文焕剧照(侯勇饰)
    白文焕是榆林市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清末,他率领西北哥老会积极参加革命;民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反袁、护法斗争;陕甘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他倾其家资,支持刘志丹、谢子长的革命武装斗争;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带领西北哥老会毅然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联络西北军和杨虎城将军,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他先后被推选为靖边县参议会议长、副议长,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边区政府委员。2008年,榆林市将白文焕故居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底建成了白文焕纪念馆。
白文焕纪念馆
   白文焕纪念馆坐落于榆林市靖边县镇靖乡,占地近1200平方米,白先生生前居住过的3孔窑洞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现仍保存完好。纪念馆总面积165平方米,馆内展出内容分为8大部分,共展出各类珍贵图片118幅、图画11张、实物6件,由保定市委、市政府,曲阳县委、县政府共同出资雕刻了白文焕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