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名人网 收藏|设为首页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16-09-19 11:16:16   来源:   评论:0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区别于杨陵区,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AAAA级景区。
       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直辖,并和23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杨陵区,对杨陵区具有直接实际行政管辖权,但因为其作为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性,尚未被中国主管行政区划的民政部单独列为行政区,仍将杨陵区的正式行政区划划属咸阳市,其司法机关以及权力机关依然归属于咸阳市相关部门管辖。示范区管委会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及西部大开发各项优惠政策。
位置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面积135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陵区,总人口20.22万。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2]  。
历史沿革
       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6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但是,当时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只是一个落后的北方小镇,缺乏基本的城市功能。
       示范区成立的前几年,平均每年要流失近百名科教骨干。为了稳定这里的人才,发挥这里的农科教优势,推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国务院于1997年7月13日决定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由国家19个部委与陕西省共同领导和建设。[3]
区别于杨陵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区”和“杨陵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杨凌区这个名称中用的是“凌”,而在指杨陵区时用的是“陵”。杨凌示范区全称应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列入国家高新区序列中的唯一的农业高新区。由农业科学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中试园区、生活服务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等七个功能区组成。示范区管委会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享有市级行政管理权,示范区管委会下辖有一个县级区,叫“杨陵区”。[4]
任务
       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并要在“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部共建”,“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相关图集